推進市場化轉型改革,公路養護企業應關注什么?
推進市場化轉型改革,公路養護企業應關注什么?
一、公路養護企業市場化改革歷程
我國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的市場化改革自1995年啟動,歷時二十余年,其間主要改革進程大致可分為改革啟動、多樣漸進、保持維穩、反思重啟四個階段。改革啟動階段,主要是確立了公路養護管理運行體制“管養分離、事企分開”的目標和總體指導原則;多樣漸進階段,主要表現為各地因地制宜、以多樣化形式探索制度改革措施;保持穩定階段,各地開始總結反思公路養護運行機制改革的得失成敗,逐步形成“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改革共識;反思重啟階段,繼續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參與市場競爭,并研究制定市場化企業管理規則,扎實推進市場化轉型改革。
二、公路養護企業推進市場化轉型改革面臨的幾個常見問題
01、長期缺乏市場開拓導向
由于缺乏以市場開拓為核心的目標導向,一部分企業的業務構成中來自主動拓展的業務占比一直較低,企業內部工作重點以完成生產任務為主,自主經營的動力不足,長此以往導致企業欠缺市場競爭的經驗和能力,無法駕馭競爭愈趨激烈、形勢愈加復雜的市場環境,更容易安于現狀而止步不前。
02、市場化轉型未銜接戰略及經營管理計劃
企業的市場化轉型工作未緊密結合戰略目標及年度經營計劃進行自上而下層層分解和統籌協調,企業內各部門缺乏清晰的工作目標指引,各自為戰、相互推諉,難以支撐市場化目標落地。
03、市場化轉型目標未通過激勵機制進行引導
企業內未能實現工作表現與獎懲機制的有效掛鉤,特別是針對市場業務拓展、企業降本增效等重點工作目標與績效管理體系掛鉤程度較低,員工難以分享市場化轉型成果,導致工作積極性、競爭意識、創新意識不足。
三、公路養護企業推進市場化轉型改革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01、明確目標
明確企業須以主動拓展市場化業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作為核心轉型目標,并把提升專業化水平、拓展增量業務、降本增效、優化內部管理等作為重點工作。
02、戰略引領
從企業戰略目標和年度計劃出發,明確企業各部門的定位與戰略價值,并通過關鍵成功因素分析和關鍵指標分解,將企業及各部門的關鍵成功因子指標化并層層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和崗位,由此構建以企業戰略為導向的績效管理體系,從而在戰略與經營層面把部門目標、崗位目標與企業市場化轉型目標聯系起來。
03、激勵機制
一是通過優化績效指標結構,強化市場化轉型工作與組織績效、個人績效考核指標的關聯,尤其是對于一線經營單元及專門從事市場業務拓展部門和人員的績效指標設置,應通過把績效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系數、薪檔上調、崗位升遷、培訓機會、評優選模、人才庫盤點等多種激勵方式掛鉤的方式,實現“多勞多得、優勞優得”。
二是通過優化薪酬結構,以崗位價值和職級體系為基礎,提升薪酬構成中浮動部分即與業績掛鉤部分的薪酬占比,從而完成薪酬體系與組織績效、個人績效的對接,打開薪酬激勵空間。
三是通過設置薪酬管理特區,針對市場化轉型所需的諸如市場拓展、戰略及經營管理、人才發展等管理類高端人才和技術類高端人才,可實行更加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及薪酬待遇,如通過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對于職業經理人及市場化特殊人才的選聘與管理,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 四大原則進行,單獨考核并支付薪酬。